中部“新蓝图”下的河南机遇

2024-04-28 03:23

1. 中部“新蓝图”下的河南机遇

近年来,郑州城市框架急速拉大,人口已经突破千万
从“中部地区崛起”到“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发后,5月7日,河南省已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后,第一个区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这对河南全省、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起,河南商报推出《中部加速跑河南勇争先》专题报道,共同探讨: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背景下,国家的这次重大决策意味着什么?将给中部地区带来哪些重大利好?河南应抓住哪些机遇,应对哪些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于日前发布。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后第一个区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迎来了一系列新的目标,这些新目标将给河南带来哪些改变,又蕴含哪些机遇?
城镇化
目标:到2025年,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2025年将突破60%
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通行指标,包括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的是在城镇居住了半年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河南省统计部门公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保持了较高增长: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1%,比2017年末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增幅位居全国第一。而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21%,比2015年提高6.36个百分点,这几年来的增幅居全国第2位。但整体上,河南省还是农村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意味着什么?根据2019年的数据推算,到2025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很可能达到或超过60%。而这一目标,也恰与《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相吻合。截至2019年末,河南全省常住人口9640万人,以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推算,大概每年将有约100万人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
在具体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城乡发展。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县域面积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经济总量占比超六成,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
“这种思路与‘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相契合。”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亚宾说。
科技创新
目标: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中部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研发投入强度,增幅达到了十年来最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投入对科技创新也起到关键性作用。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河南省研发经费投入达到793亿元,比上年的671.5亿元增长121.5亿元。
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研发投入增速达到18.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的高增速。在全国研发投入总量超过500亿元的省份中,河南省研发投入增速仅次于北京市、四川省、湖南省。同时,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与生产总值之比)增幅达到了十年来最高。河南省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46%。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凸显。河南商报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了解到,郑洛新三片区研发投入占全省的50%,郑洛新三市是全省仅有的三个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的省辖市,其中郑州市研发投入经费占全省的29.9%,增幅达28%;洛阳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37%,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乡市研发投入强度连年超过2%。
放眼全国,河南仍存在很大差距。根据相关统计,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2.23%,河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此外,河南省研发投入面临竞争压力依然巨大,河南省研发投入排在全国第9位、中部第2位,但研发投入强度在全国排第18位、中部第5位。
高亚宾认为,高校是创新最好的载体之一,河南应该持续打造好创新环境、人才培育环境。
消费需求在升级,会迫使企业家自身更加重视研发投入。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看来,科技创新的投入是经济活动,要符合经济规律。政府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企业打造好良好的投资生态环境,鼓励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投入热情。
“河南有不少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赵西三介绍,例如郑州的奥特科技,在“智能润滑”领域就是国内的行业冠军。河南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这样就能以点带面,逐步在河南省内形成科技创新投入的氛围,也有助于围绕相关优势行业打造上下游产业链。
绿色崛起
目标: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普遍建立。
应该在规范市场中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
“作为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大省,在绿色发展推进过程中河南将面临压力,因为相关投入巨大。”赵西三举例,安钢的绿色化改造就投入了十几亿元。
有机构预测,按照我国相关计划,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这一目标,绿色环保技术相关产业将有100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赵西三分析,目前各种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主要障碍还是成本高。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河南能够在绿色环保方面实现相关技术的突破,则能将“压力”转化为巨大机遇。
此外,他建议政府应该在规范市场中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
“防止‘高能耗’、落后产能产品冲击市场。”赵西三向河南商报记者解释,在现实中因为采用绿色生产技术会导致产品成本升高,如果市场管控不严,就导致落后产能的产品对“绿色产品”造成冲击,影响企业绿色化改造的积极性。

中部“新蓝图”下的河南机遇

2. 市场点评: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个股维持活跃,建议关注景气高成长标的

一、财经新闻精选
科创板“两周岁”:总市值破5万亿,流行硬科技更包容
从2018年11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消息传出,到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交易,科创板在划出自身轨迹的同时,也推动A股市场迈上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新阶段。2021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了开市两周年。截至今日收盘,科创板已上市企业有313家,总市值达5.12万亿元。从目前科创板的投资者结构来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正在逐步提升。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占科创板市场交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5%,公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比近40%;境外投资者通过沪港通、境外知名指数机构也广泛参与到了科创板市场的投资。需要指出的是,科创板设立伊始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随着科创板不断发展,申报企业的“硬科技”属性愈加明显。另一边,强大的包容性也是科创板拥有的特征之一。科创板从受理到上市委审议,总体用时156天,接近于境外成熟市场。此外,(科创板)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上市融资、允许红筹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等制度,满足了不同类型科创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
 
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2日发布,提出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支持河南等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巩固提升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地位。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建设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打造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基地)服务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武汉)光谷、中国(合肥)声谷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统筹规划引导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武汉)光谷、中国(合肥)声谷,在京广沿线建设郑州电子信息、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京九沿线建设南昌、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大湛沿线建设太原新材料、洛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商务部:将储备一批扩内需促消费的新政策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7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促消费政策措施,储备一批扩内需促消费的新政策。将采取六方面举措促消费,一是进一步完善促消费政策措施。二是提升城市消费服务功能。三是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四是拓展传统消费增长空间。稳定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促进餐饮市场更快更好恢复。五是推动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六是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
 
商务部: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构建大宗商品稳定外贸渠道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方面,分析表明价格的国际传导是主要原因,国内外需求的快速增加又进一步加剧价格上涨势头,这给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都带来很大压力。我们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推动进口多元化,构建大宗商品稳定外贸渠道,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出现回落。               (投资顾问:林旭锐,执业证书号S0260615100004)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个股维持活跃,建议关注景气高成长标的
周四各大股指出现震荡分化,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涨0.34%,报收3574.73点;深成指涨0.33%,报收15262.19点;创业板指跌0.44%,报收3544.44点。盘面观察,元器件、半导体、有色、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酿酒、医药、航空、酒店餐饮等板块跌幅居前。整体市场板块炒作分化明显,呈现冰火两重天。考虑近期政策基调相对偏暖,市场预计将延续震荡行情为主,操作上建议不激进,合理灵活波段参与,可逢低布局景气高成长的行业品种,重点关注新能源、有色、化工、光伏等板块。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浦东“引领区”建设全面启动,将推出这六大行动计划
事件: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打造,浦东新区将推出全球营运商计划、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等功能引领六大行动计划。
来源:第一财经
点评: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大幕已经全面拉开。在着力抓好核心功能方面,从打造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当好大跳板等方面下功夫,做强做优核心功能。将推出功能引领六大行动计划,从消息面判断整体是偏正面积极,建议短期可适度积极关注上海浦东开发概念股。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电子行业:三季度消费电子旺季来临,重点关注苹果产业链
事件:行业重点新闻:华为P50官宣,7月29日正式发布;消费电子旺季来临,华为、荣耀将先后发布新机,电子行业景气复苏明显。
来源:财信证券
点评:海外疫情的爆发加大了手机需求的不确定性,海外市场出货量略有下滑。国内市场来看,华为让出的高端手机份额并没有被其他厂商全部获得,国内高端手机换机需求延后。分析认为,当前阶段消费电子行业估值较为便宜,并且台积电已经开始为苹果备货A15芯片,iPhone13有望如期发布。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及5G应用的逐步渗透必将带来许多全新机遇,建议可布局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三、新股申购提示
复旦微电申购代码787385,申购价格6.23元
 
四、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3. 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文谁有啊?求助求助

密级文件 ,我只是听了听,不让复印、拍照,主要是关于交通 、能源、水利、物流、市政的!

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文谁有啊?求助求助

4. 概述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谈谈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如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十分重要。从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
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全年经济工作,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与部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一、充分认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
2018年,我国面临三方面严峻挑战。首先是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其次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再次是两难多难问题增多,要实现多重目标、完成多项任务、处理多种关系,政策选择和工作难度加大。
尽管如此,我国经济仍然在高基数上达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2019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不乐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增长展望,把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降为3.5%。
与此同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尽管如此,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
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2018年在大幅度压减工业产能和严格环保督察的环境下,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在国内结构性去杠杆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6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同时,受服务业需求持续扩大以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服务业经营利润同样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4%,营业利润增长6.5%。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我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未来几年我国商品零售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零售市场。我国经济不断迸发创新活力。2018年研发(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2018年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在经济运行层面,我们面临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的双重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在宏观调控上,推出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为此,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需求调控力度。


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是,这些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措施,决不意味着“大水漫灌”,更不意味着宏观政策导向的根本转变。2019年乃至更长远的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取向都将遵循“五个坚持”。
1、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台更有效的措施,继续推动生动实践。
3、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要体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还要体现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4、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同时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5、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使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更好发展。同时要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赋予微观主体更大活力。
三、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10项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很重要。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关键一环是要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要立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途径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
其基本规律大致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价值链上的横向升级。由制造环节向上游延伸,向研发、设计、创意、标准环节推进,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由制造环节向下游延伸,向品牌、渠道、物流、服务环节推进,如家用电器产业。二是价值链网络上的纵向升级。
要使从事制造环节的企业由模块供应商上升为系统集成商,如高端船舶、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三是价值整合层面的创新。这主要包括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超前布局新兴产业。深化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
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应该看到,以数据为关键投入要素的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此,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还要看到,智能制造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自动驾驶是智能制造最具商用前景的领域之一。我们需要着眼这些新兴产业,提前进行布局,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积聚力量。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改革攻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多集中于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优是当前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引入市场机制能有效解决供给不足、不优等问题。
公共品既具有不同程度的福利性,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商品性,应恰当分类、区别对待、具体施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缓解政府投入资金的不足。这些特殊产业也带有普惠性特征,引入市场机制后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的,但需要解决投资回报和企业发展的商业利益问题。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解决好知识经验短缺和资本积聚不足的问题。当前,不少中小企业感到忧虑和困惑,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新形势下,要依靠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就超出了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以至于一些企业不知从何着手。
还要看到,一些新产业需要的投资较大、需要的技术较高,大量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投资和运营能力。因此,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激发全社会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推动新技能的普及,同时探索社会资本积聚的新模式。

5. 如何推进西部大开发?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这份超万字的重磅指导意见,共七大点三十六条,就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意见,为西部大开发下一个"10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现阶段判断:四个"依然"一个"仍然"

《意见》充分肯定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成绩,指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也扩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

但也对西部地区现阶段发展作出深刻历史判断。

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格局: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

《意见》总体要求提出,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根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见》对西部大开发作出"分两步走"的目标部署,清晰擘画了加快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时间表、路线图。

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何推进西部大开发?

6. 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据报道,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报道称,专家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人民对日益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发展是内在要求;破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高质量发展是本质手段。 2015年以来,我国GDP增速季度波动幅度最大不超过0.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将继续呈现“低波动、有韧性”的特征,经济不会失速下行,这也为推动我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 从中长期看,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和负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甚微,甚至延缓了各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与此同时,资产价格非理性膨胀、债务率攀升、汇率竞争性贬值等问题却相伴相生。希望中国经济可以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

7.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8. 国务院: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承接产业转移

2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意见》提出,到2025年,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并且到2035年,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形成红色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居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新局面。
同时,《意见》明确,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落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提升功能品质、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研究支持赣州、三明等城市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在革命老区县城和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将促进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服务农业农村能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此外,《意见》还提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损毁的建设用地和零星分散的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耕地的,经认定可用于占补平衡,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按规定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对革命老区列入国家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范围并按规定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支持探索革命老区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